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王晶)一個案件就是一個司法環境。郴州市蘇仙區人民法院始終堅持“司法為民 公正司法”工作主線,聚焦審判工作主責主業,以審判管理為“指揮棒”,不斷提升審判質效,努力推動蘇仙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揮好審判管理“指揮棒” 守住審判工作生命線
質效,是審判工作的生命線。蘇仙區法院主動適應新形勢,改革創新審判管理機制,在審判管理精細化、系統化、動態化上做文章,向管理要質效,司法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建章立制才有章可循。為此,該院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逐步完善制定了《精細化管理考核辦法》《司法績效考核辦法》《審判流程管理辦法》《法官及輔助人員職責和權責清單》等管理制度,實現了權責明晰,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審判大數據全方位分析研判審判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短板,定期發布《審判質效分析報告》《審判管理情況通報》《審判運行態勢》,動態反映審判工作整體情況,為審判管理提供依據。建立常態化辦案調度會機制,實行周調度、月例會、質效分析月講評制度,增強干警質效意識,營造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強化審判流程管理與審查限管理,對各類案件審限實行每周“一查一預警”,基本實現了長期未結訴訟案件“清零”。
正是有了科學的審判管理這支“指揮棒”,蘇仙區法院的審判質效才能一直穩中有進,在2022年1—7月全省基層法院審判績效考核中,蘇仙區法院取得了全省二類法院(65家)第二名的好成績。
“行政手段+司法手段” 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2022年6月28日,蘇仙區法院對依法受理的8起系列商標侵權糾紛案進行開庭前調解,經過承辦法官多次溝通、耐心釋法,原、被告雙方就賠償金額等問題達成一致調解意見,至此,蘇仙區法院受理的第一批知識產權案件圓滿結案。
自2022年5月1日起,蘇仙區法院被確立為郴州市唯一一家集中審理100萬元以下知識產權案件的基層法院。新領域面臨著新的挑戰,為了做好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工作,蘇仙區法院提前謀劃,選定有相關知識背景、綜合能力強的干警組建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團隊,派審理團隊到長沙學習知識產權審理經驗做法,同時,積極與上級法院對接溝通,邀請上級法院有經驗的法官講解業務知識,現場指導案件審理。
“基層法院審理的知識產權案件絕大多數標的小,涉案當事人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意識薄弱。”知識產權庭庭長李浩凌說道。針對受理案件特點,蘇仙區法院加強與市場監管局、鄉鎮村、社區等部門的聯動,利用訴前調解速度快、效果好的優勢,通過“行政手段+司法手段”,應調盡調,最大限度保護被侵權方合法權益。同時,不定期到知識產權案件高發地開展“現場普法+集中調解”,通過有針對性的普法提高群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通過集中調解方式提升知識產權案件審理質效。
今年5月至今,蘇仙區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案件150件,審結106件,訴前調解結案135件。
懲惡揚善筑夢初心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2022年4月29日,蘇仙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匡佐民對被告人何某林、何某芳、何某養、何某、何某峰重大責任事故罪一案進行宣判,分別判處被告人何某林等五人四年六個月至一年不等有期徒刑。該案的判決再次敲響了安全意識缺失的警鐘,對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導致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行為給予了嚴厲打擊。
刑事審判,審罪之有無,判刑之輕重,甚至決人之生死,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集中體現。為精準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蘇仙區法院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嚴厲打擊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犯罪,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以來,該院依法快審重判毒品犯罪案件,共審結毒品犯罪案件56件83人,所有被告均被判處實刑,有力震懾了毒品犯罪;從嚴從快依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共審結詐騙、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件99件,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多發高發態勢;開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利劍護蕾·2022”專項行動,依法審結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14起,堅決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犯罪黑手,為未成年人提供有效的司法保護;持續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審結涉黑案件1起1人,務求實現掃黑除惡常治長效。
一審:李林俊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劉建軍
來源:湖南法治報